牧野 发表于 2018-6-16 19:13:39

长江之歌谱新篇——“中国诗歌之城”奏响生态山水乐章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上个世纪80年代,这首《长江之歌》,随着纪录片《话说长江》的播放,唱遍大江南北、火遍全国各地。


30年里,母亲河长江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伤痛。为确保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宜昌以压倒性力度推进长江岸线生态环境修复,努力建设“绿色长江”与“美丽长江”。这里的文人学子也以生态长江为题,谱写了一曲属于宜昌人的生态长江之歌。


端午诗会颂长江


“今年的端午诗会将以‘生态长江’为主题,深刻体现新时代的生态环保主题。”这是5月25日,市文联主席、端午诗会总策划周立荣在介绍2018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特色时透露的最大亮点。


举办诗会,宜昌经验十足,自2014年起已举办三场大型诗会。尤其是2017年第五届中国诗歌节在宜举办,活动参与人数多达40万,真正办成了“文化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彰显了宜昌作为“屈原故里、诗歌原乡、中国诗歌之城”的文化担当。


然而,年年有诗会,岁岁有不同。“只有创新,宜昌诗会才能再登高峰。”


据周立荣介绍,今年的端午诗会分《家住长江边》《爱在音画中》《诗咏新时代》三个篇章,除了高质量创作一批反映宜昌历史文化、人文风情、时代变迁的优秀诗篇外,还将邀请一批当下中国最为优秀的诗人和表演艺术家来宜精彩演绎,着力打造一场集诗词、歌舞为一体,既好听又好看的端午诗会。


在《家住长江边》这一篇章,由省文联主席熊召政创作的“家住长江边”成了首选之作。而在《诗咏新时代》这一篇章,由周立荣创作、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江河恋”也被选入其中。


周立荣说:“旨在通过一首首与长江相关的诗歌,宣传宜昌为保护生态长江、推动化工转型升级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从而引导人们变得更加文明。”


峡江骚客写长江


“时代正确选择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道美丽的生态防线,镌刻在中国大地之上……”这首《沿着长江歌唱》,由来自当阳市草埠湖的诗人刘德权为“长江大保护”而作。


自古“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时代的宜昌,正以壮士断腕、铁腕治江的决心,抓好长江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当诗歌遇上长江,必将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沿着长江歌唱》只是宜昌本土诗人为长江而歌的一个缩影,除了民间诗人的个体创作之外,各级诗歌诗词协会和文联组织也在有意识地对诗人们进行引导。


据全国著名诗人、宜昌市诗歌诗词协会常务副主席毛子介绍,未来协会将组织诗人们前往长江沿岸各县市区开展走基层活动,“希望诗人们能亲自到基层采风,创作出一批主题诗歌,进而通过诗歌的魅力让生态环保的主题更加入脑入心。”


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环保理念,学子们也在行动。由夷陵区推广开来的“生态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生态小公民》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把生态理念的种子“种”进了孩子们的心田。一批又一批生态小公民、生态好公民正在茁壮成长。


市民群众诵长江


诗歌需要创作,诗歌更需要朗诵,才能真正留住“诗魂”。


2015年5月,由宜昌市朗诵艺术团发展而来的宜昌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正式成立,并于2016年起连续三年担起承办宜昌市朗诵艺术大赛之责。5月27日,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诗意宜昌系列文化活动——宜昌市第三届朗诵艺术大赛决赛在伍家岗区实验小学中南校区举行,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81个节目依次登台,394名选手尽展才华。


其中,点军区土城小学的群体朗诵《大自然在说话》和市民刘建磊的个人朗诵《母亲河》,分别斩获团体金奖和个人金奖。


“诗歌朗诵需要时代的声音,要与时代合拍。”据国家一级导演、宜昌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陆洞元介绍,这两首作品是他的“有心之举”。“《母亲河》是我帮忙选定的篇目,得知土城小学在排练《大自然在说话》,我亲自去指导了半天。”


陆洞元说,本次朗诵赛共有两千余人参与。他希望朗读者们能通过朗读,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声音传播开去,让更多的人树立起生态环保的理念,参与到生态环保之行动。


宜昌,一座从古诗韵律中走出的城市,一个被诗歌浸润的地方。


行走在宜昌大地,从城市到乡野,从工厂到校园,以“绿色生态长江”为主题的诗歌文化活动,滋养着宜昌的绿水青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江之歌谱新篇——“中国诗歌之城”奏响生态山水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