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 发表于 2018-6-9 21:25:57

朦胧诗派的殿堂——奇女子舒婷(一)

本帖最后由 牧野 于 2018-6-9 21:27 编辑

       作者:百度百家号“鹿先生的文学世界”       1952年,在祖国东南的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一个女婴呱呱坠地。老龚家得此一女很是高兴,起名为龚佩瑜。殊不知,这个在闽南大地上出生的女孩,也会成为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新一代诗歌的灵魂和不安的心。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 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0/aaa4534f487e4a2886a25e9334b46b32.jpeg
       舒婷,这个名字就在中国诗歌界中逐渐蔓延开来。       同上一期我们提到的北岛一样,舒婷在成为诗人之前也做了很多工作。她首先是在闽西山地区插队,进行着那个年代愤青们必须经历的一件事情。后来在返回厦门后,舒婷当过统计员、会计,也去干过和北岛一样的职业——工人。可能这正是冥冥之中注定的,舒婷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舒婷走上这条道路和从小所受的教育和耳濡目染的氛围有关。       小时候跟着外祖父母生活时,外祖父就会教舒婷一些唐诗,外婆也会引经据典,给舒婷读一些三国、水浒的故事来哄小舒婷入睡。在识了一些字的基础上,舒婷展现出对文学的热爱,古今中外、千奇百怪、纷纷杂杂的书籍被搬上了书桌,看书的时间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这样就能解释另一件事——为何小小年纪舒婷,便成了一个教书匠的模样,戴上了象征知识分子的“圣器”——眼镜。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0/a8a07ad900d34f329d0b6c6e964c74b5.jpeg
       1979年,舒婷女士开始正式发表各类诗歌作品。诗歌《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真水无香》等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完成的创作。女性细腻的感情,复杂的情绪和对家乡、时代的思索,铸就了舒婷的诗歌灵魂和风采。       舒婷十分擅长于自我情感的律动和内心的自我反省。复杂的情感、极具丰富性的假设再辅助以舒婷特殊的诗歌表达句式,让她能够准确把握女性独特的柔美和敏感。同时,舒婷又能从被世人忽视的寻常事物中发现道理,并且从中发现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精神。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0/94ae9364447e4d82b75bb6bb9708971d.jpeg
       这种对特定时代人物的敏感体验,用极富有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让她成为了她笔下的那样的人物: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不仅是对祖国,更有对爱情、人生、土地、故乡的深沉的热爱。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110/20b44abbbfe64682a2f0ee536373d466.jpeg
       注:中国朦胧诗派新老代表有:北岛、顾城、舒婷、食指、江河、杨炼、梁小斌、芒克、海子、牧野等。       (来源:百度百家号)朦胧诗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朦胧诗派的殿堂——奇女子舒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