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福 发表于 2018-6-15 08:25:18

今音点评:富春山居图

以一幅山图来铭刻某种心境,是通过这样的寓意和意境方式来获取的方式,值得称道。山是以无数年的精华所形成,也就是说,精华为物。与它对称的还有另外一句话,那就是,游魂为变。因此,诗中也采用了了一些“东汉的光武帝”,“收藏家吴洪裕”以及“乾隆”等一些历史人物的迹象,这在散文诗中自然也就留下了这方面的气场。让人用以来判别,比较,以及回味,这是这首散文诗的意义所在。
富春山居图    一幅图的命运,复制了江山和天下。黄公望是无意的,他并不想费神去猜测后世的变幻风云,只管撸袖磨墨,洒砚举笔。王朝的更替与山水不相干,唯摊平的宣纸上心潮难平。   曾经卖卜为生的他居然深信,笔下的千山万壑,必须亲临。画中的桐庐江和富春江水波不兴,画外的世界浪涛掠天。自从与东汉的光武帝一别,富春江边模拟严子陵坐岸挥杆的人们,还有谁钓起了惊世功名?    任何绝妙的风景,都不宜在人间久留。惊鸿一瞥,胜过在身边长长久久盘桓。   所以,才有收藏家吴洪裕的一念之差,让画卷在火中体会涅槃飞升的残酷意义。被抢救出来的残画从此分为两截,几度在漫漫长夜沉浮,偶尔露出的真容,竟让后世的慧眼从此难辨真伪。我不再责怪把仿作当作珍品的乾隆了,他仅仅误判了一回,至少,他深知这幅来自民间画师大作的真实水平,酷爱并激赏,而不是按生前的名望来排座位,定高低。因此,我向乾隆致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音点评: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