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之一 童年穿过的蓑衣 文/且听风吟
童年往事之一童年穿过的蓑衣
文/且听风吟
绿树含烟,村郭半暗。温润的秋雨肆意挥洒着丝丝清凉。静坐檐下,痴痴地看着雨滴敲打路边惹眼的野菊,忽儿就忆起了早年穿过的那件蓑衣。
那是一件用龙须草编织的蓑衣。宽大厚重,形似防风御寒的披风。两条细绳系在脖子下,背上布满缕缕草梭,底边一圈流苏,雨水落下,衣摆细流如帘。
记得频穿蓑衣的日子,总是集中在苞谷快要收获的时候。阴雨连绵的秋季,下午放学回家或是周末,总是披上蓑衣到山上放牛。那时家庭人口多,父亲为了多挣点工分,给生产队饲养了一头大黄牛,为了不耽误大人上工,放牛,就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那时家境贫寒,秋雨连绵的时候寒意也会増多,穿着破旧的单衣在雨天放牛,披件蓑衣,便増添了三分暖意。由于时常缺吃,我便会偷偷揣上火柴,躲着其他大人们,一个人躲在杉树蔸下,偷着搬上几穗苞谷,生一堆火烧个半生不熟的吃着。有一次被人发现,报告给队长,我被父亲暴打一顿,还被罚了十分的工分,并且两天不给饭吃。
从那以后,火柴是不能再揣了。再下雨放牛时,我便会找个有崖洞的地方,拿本书,在崖洞里找块干净点的地方躺下,然后盖上蓑衣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牛好像也很懂事似的,从不乱跑,就在附近吃草。有时也出意外,它竟到地边吃了一块红苕秧子,也挨了父亲的一顿打。
若干年后,每当回想起童年放牛的场景,想起父亲的憔悴和劳累,心灵就会经受一次回归本真的洗礼和升华。每每读到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我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意境。也许在文人雅士的眼中,蓑衣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古典的美,是一种隐逸与脱俗的写照,但又有几人能真正淡出名利,看破红尘呢?他们披过蓑衣,感受过蓑衣的沉重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苏老先生的笔下,蓑衣化身为从容与豁达的象征,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和无畏,也会令我油然起敬。正因为有了童年的苦难,才会让我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惧风雨,笑对人生。如今,在步入老年的时候,又很想那件披过的蓑衣。但拙朴的蓑衣早已踪迹难觅。又一想,若真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境,便不再想着披它了。 感谢老师 佳作文笔斐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