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臣【四平】 发表于 6 天前

【诗歌】来自呼兰河水的冰作者:高德臣

本帖最后由 高德臣【四平】 于 2025-4-25 05:34 编辑

来自呼兰河水的冰作者:高德臣
你用春夏秋三个季节披星戴月的努力让松花江水的体态日渐丰盈
盼到冬天,你站立起来浴火的水,涅槃重生这里的冰格外晶莹剔透那是注入了你的一片深情
你立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宝鼎身下是呼兰河儿女萧红一册册文学巨著,垒高了千层 同西岗公园四望亭比肩与“呼兰河口冰雪大世界”姊妹孪生拉力赛的汽车,漂移着炫舞水下的蛟龙跃上冰面龙舟在冰上争锋欢声鼎沸,肤色林总是呼兰最豪华的冬韵城市客厅
千姿百态的造型,是家园冬的童话雕龙画凤,霓虹灯彩,是梦的图腾2025-1-12
《来自呼兰河水的冰》赏析 这首诗以呼兰河水的冰为独特视角,展现了呼兰地区浓郁的地域风情与蓬勃的生命力,蕴含着对家乡的深情赞美。开篇先写呼兰河水在春夏秋三季的默默积累,“披星戴月的努力”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河水以勤劳奋进的形象,仿佛它为了滋养大地、丰盈松花江,不辞辛劳,为后文冰的惊艳登场蓄势。“盼到冬天,你站立起来”,一个“站立”将冰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写得极具力量感,“浴火的水,涅槃重生”更是神来之笔,化用“涅槃”意象,意味着冰经历了季节的淬炼,获得新生,此时的冰“格外晶莹剔透”,那是河水倾注深情的结晶,诗人借冰表达出对家乡自然馈赠的珍视。诗中巧妙地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提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与“呼兰河口冰雪大世界”,二者不仅是当地著名景观,更象征着冰雪文化的繁荣,冰“立在”前者的宝鼎,彰显其重要地位;又与后者“姊妹孪生”,强化了地域联系。呼兰河儿女萧红的出现,则为诗作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萧红的文学巨著“垒高了千层”,如同冰构建起的奇观一样,是呼兰的骄傲,暗示呼兰这片土地既孕育了自然之美,又滋养了文学才情,二者相得益彰。再者,描绘冬日冰上活动场景时,画面感十足。“拉力赛的汽车,漂移着炫舞”“龙舟在冰上争锋”,一动一静,现代与传统交织,打破常规认知,让冰面成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舞台,展现出呼兰冬季独特的民俗风情。不同肤色的人们汇聚于此,“欢声鼎沸”,凸显其开放包容,是呼兰面向外界的一扇窗,“呼兰最豪华的冬韵城市客厅”这一比喻恰如其分,将冰上世界的热闹、多元、迷人尽情展现。结尾处,回归对冰雕造型的赞美,“千姿百态的造型,是家园冬的童话”把冰雕比作童话,充满梦幻与童真;“雕龙画凤,霓虹灯彩,是梦的图腾”则进一步升华,这些冰上的绚丽装饰承载着呼兰人的梦想与追求,是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象化,整首诗在艺术美感与情感深度上达到了和谐统一,令人沉浸在呼兰河冬日的奇幻魅力之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歌】来自呼兰河水的冰作者:高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