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法国》(系列组诗) ——《魏尔伦》
本帖最后由 左岸 于 2019-5-5 11:50 编辑http://img21.mtime.cn/mg/2010/11/08/134527.77754600.jpg
《呼吸法国》(系列组诗)
——《魏尔伦》
魏尔伦
左岸
布鲁塞尔火车站
落日的印章,以不可抗拒的力量
正盖在你与兰波身上
谁也没想到
你突然拔出柯尔特转轮手枪
对准了兰波
俩人爱得如胶似漆
诗歌,狂饮,同居,旅游
无人能其左右
可是瞬间就成了仇人
法兰西知道
你把诗歌塑造成一个美人儿
忧伤里的委婉,朦胧中的铁灰
远看很美
你的笔是琴弓,醉耳的乐感
像花瓣划过肌肤
英雄找到自己的孩子
恋人相拥而泣
烈酒使你不能自制
端着的枪响了,兰波应声倒下
好在只伤到手腕
兰波一怒之下报警
后来几次要求撤诉
还是难以逃脱铁窗的冰冷
古往今来,天才和疾病之间
只有一张纸的距离
我相信,人经常会以另一个人
逗留在世界某个角落
但你无法知道
2019-5-5上午11点30分七稿改毕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7/11/146819875396616951.JPEG
http://p3.pstatp.com/large/2cc00021db054ca779d
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7/11/146819875426299206.JPEG
法国诗人保尔•魏尔伦(PaulVerlaine1844-1896),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一个“诗人之王”,在法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诗歌艺术上,魏尔伦是一位反叛既有传统的诗人。他也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马拉美、兰波并称象征派诗人的“三驾马车”。与后两者晦涩的诗风相比,魏尔伦的诗更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所以也受到普通读者的喜爱。
在诗歌艺术中魏尔伦以他那反叛既不失传统的诗风、哀伤又不悲痛的诗意为他在法国的诗歌舞台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他的诗以极大的行间艺术为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思索空间,让你在咀嚼着他的诗歌艺术的同时也通过他那字里行间所透出的种种让人难以说清楚的情绪来吸引着读者的心。在魏尔伦那空灵蕴美,思境远深的艺术空间中让读者去捉摸那扑朔迷离的微妙诗趣,从而建立起读者于魏尔伦之间那亲切而又不可言传的灵魂于灵魂的共同空间感应。
魏尔伦贡献除了大量象征主义诗歌实践之外,还提出很多重要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诗的艺术》就是其中的诗歌形式写就的最重要的诗歌理论作品。
其一,诗人强调音乐美。诗的音乐体现在外在的诗歌韵律中,更应体现在诗歌的内在情感上。在外在韵律上,他提出了“为了音乐要偏爱奇数”的观点,这是因为在传统诗体中,音乐为偶数,如十二音步的亚历山大体,还有十音节、八音节,他认为,偶数音步相对板滞,不利于造成诗歌的流动感、音乐感,使用奇数音节,在法国诗歌史上是大胆的主张。
其二,诗人追求朦胧美。诗歌不需要科学,也无须逻辑。朦胧灰色,是诗歌最大的美。他的理论之诗,具有形象感。
其三,诗人认为诗歌最可贵处,不在颜色,还在色晕(色调)。“委婉要与悲壮相结合”,笛子柔婉,号角悲壮,但这种结合要融于灰色的色调之中。
其四,诗人表达了他对庸俗的诗歌技巧的反对与厌恶。如“讨厌的俏皮”、“残忍的机智”、“不纯的笑”,他还反对雄辩之诗,反对在韵脚上下工夫,而不注意诗歌内在的音乐节奏。
其五,表达了在完成上述理想之后的诗歌命运,淡雅自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