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中诗在线 返回首页

程志强的个人空间 https://www.zhongguoshige.cn/?487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高渠保障,禁止採石。縣正堂李示” ——盐亭县凤凰山绝壁石刻初考(原创) ... ...

已有 264 次阅读2018-6-22 14:53

   盐亭县凤凰山:《十道记》:董政山,原名凤凰山。《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一  四川六 ) 董叔山,在县城东九十步,高一里,西临盐亭水,孤峰绝岛,峭壁千仞,旧名潺亭山。

   隋开皇四年,县令董叔封有德政,时游宴于此,后人因号曰董叔山,亦曰董政山。董叔封任县令期间,盐亭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人们思念他“德惠及民”的功绩,改“潺亭山”为“董叔山”。还在山顶建“董叔亭”,在山下建“董叔祠”,瞻仰朝拜,历世不衰。

 

 

   董叔封治理盐亭县距今已1400多年了。董叔亭已经过多次修葺、重建,今存者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坍塌后,按照清同治二年(1863)十月复古样式,修旧如旧全面重建。为飞檐歇山式六柱亭,改水泥砖木结构为全木架结构。小巧玲珑,宝顶插天,瓦瓴陡下,六角翘拔如翼,每角下有短柱悬空,如环坠耳。

   

   凤灵寺。前傍银流(弥江水),后依山林(凤凰山),凤灵寺位居县城要冲,近城而不进城,近水而不进水。位于“双玉带城”东城门弥江河的凤凰山麓。宋徽宋崇宁元年(公元102年),显宗佛教传入盐亭后遍及全县,始建于民国29年(1940年),原址在山麓弥江边一台地内。此处历来是县民为纪念隋朝初年良令董叔封而修董叔祠的所在。明末曹学佺《蜀中名胜记》盐亭引《志》书云:“东潺亭山,则临盐亭,水从阆州来者,隋董叔祠在焉。”县志亦载清朝260余年以至民国初年,这里是香火所被的风光名胜地。民间二十九年(1940)农历六月十七日,日本飞机轰炸盐亭后,人们积极筹措钱粮物资,在董叔祠的基础上增修扩建佛教庙堂凤灵寺。次年夏天便建成木逗结构前后两大院,占地2500平方米的殿宇,香火十分旺盛。自此以后,凤灵寺名扬巴蜀,在县内外享有更高的声誉。1949年底,盐亭解放,到1952年土改时,宗教活动停止,寺庙房产也被改为县农场所有。1987年3月,盐亭县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凤灵寺,依山造势重建禅院。

   迄今20余年间的不断建造修饰,凤灵寺总建筑面积已达7000多平方米。这些绚烂多姿,光彩夺目的殿堂,错落有致地散布在凤凰山麓和二台、三台、山梁四片林地内。给秀美的县城增添了一道冠冕堂皇,既古意盎然又富时代气息,且引人入胜的亮丽风景线。

 

 

   凤凰山下有弥江河,《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一  四川六) 盐亭水:在县城东,亦谓之弥江。自剑州南境流入县界,又南流,达射洪县界,而注于涪水。

 

 


   在凤凰山靠近县城方向临弥江河岸的成南公路上方,有一绝壁,是传说中被凤凰蹬跨的地方。绝壁离地面高约百米,南北宽亦在百米以上,像是被谁用刀砍斧劈一般,孤壁矗立,一抹溜光,陡不可攀,直入云霄。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还是十来岁的小屁孩,常常在凤凰山下的弥江河里去澡,或登山在董叔亭周边东游西逛。那时(1979年)的凤灵寺已经毁于“文革”,不见香火、不闻梵音,整个凤凰山仅有董叔亭遗存。董叔亭为砖混结构:水泥石柱,六角飞檐,流璃彩瓦,仍然是宝顶矗天;半弧形下月牙门洞,洞高约1.8米,白色涂壁;亭中的木梁上分别有“潼川府盐亭县县(学)正钱(陶)”、“复古重修总理首事假全(教谕)马来宝监(生)赵春林”、“潼川府盐亭县右(左)堂金(粱)”、“廪生赵魁三等同众立马作宝”、“大清同治贰年癸亥十月二日榖旦”字迹仍依稀可辨。

   那时的凤凰山,一条羊肠小道如蚯蚓般连接在山川之间,山上山下一览无遗,通体光鲜,无遮无拦。没有苍翠欲滴,也没有树木成荫,拉拉杂杂几株小柏树散落山梁。仅有绝壁外沿人力不可去处,才有高大的树木茂盛青葱。所以,站在绝壁下往上望,帽儿都要望落;站在山上往下看,那是赖哈馍吃豇豆——悬吊吊的。对岸唐巴公路上的车子像是小虫在蠕动,人只可以看出个小点子,连公母都分不清。看久了那是头晕目眩,心中发呕,而又不敢喘大气。如果不慎掉下去,那就只有去捡肉渣渣了。那时,人小鬼亦不大,成天只晓得屁巅屁巅东奔西跑搞了耍,全然不会留意身边的奇情怪事。

 


发现石刻 

   记得有一次,几个玩伴无事,又结队去凤凰山脚的河滩玩耍。那时山下尽是菜农种的蔬菜,只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向卖猪卖牛的“猪市坝。大家为了猎奇,便从蔬菜地往崖边去,想借山脚的磷峋怪石和一处从山上冲下的泥土形成的缓坡向绝壁处攀爬。没有爬上几米,便没了向上的落足之地。大家坐着喘气的机会,都在叽叽喳喳地说山的陡峭,说着岩缝中可能出现的怪物,说着些千奇百怪臆造的“鬼怪”。猛然抬头,发现正头顶上绝壁半腰一片比较平整的石壁上有人工刻的痕迹。从形状看竟是几个大字,而且字的凹陷处很深。说给伙伴听时,大家都不相信——这么高的崖、这么陡的山,那个能在绝壁上刻字。信与不信,就拿事实说话。

 

 

   因为处在绝壁正下方,离壁太近,只瞧见字的下沿,看不清整体。大家便一窝风跑出山脚、窜进蔬菜地,凝神细望。石刻大字正处于绝壁中间,离地面五六十米处,从左至右刻有两排八个大字,右侧则是竖刻的一行小字,且全是楷体或颜体繁体大字:上一排採禁保高,下一排石止障渠 ,小字竖排縣正堂李示。如果从右至左念则是縣正堂李示,上一排“高保禁”,下一排“渠障止石”。左念右念都不成意思,而且“采”字还有一个“扌”旁,更就让人搞不懂了。当大家都东猜西疑时,我突然灵光一闪,既然是正堂,那就是县令、县太爷,有这种称呼,那肯定是古人写的。古人的文字习惯均是从右至左、从上往下书写,刻在绝壁上的字也应该从右至左、从上到下念,而且是两个字一组,内容就是“縣正堂李示:高渠保障,禁止採石”。

   “高渠”,有渠吗!只有江。“保障”何意?“禁止採石”为啥呢?一串的疑问接踵而来。大家揣着解不开的迷,再也无心玩乐,而是你拼拼,我说说,一下子陷入了对这石刻的苦思冥想之中。

   闷闷不乐地回到家中,将心中疑虑讲给父亲听。父亲也未有这方面的常识,也不知晓凤凰山绝壁还有石刻的大字。况且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谁还有闲情去操那份闲心。此事便一直搁置心中,成为我拂之不去的好奇。

 

“高渠名考

 

   后来读的书多了,了解一些风土人情,听了老人传承的一些口碑文化,对故乡盐亭县有了一定的认识

   ——盐亭位于古蜀国东部边境,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巴国、蜀国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开战,蜀国在今县境内弥江(古称潺水)建烽火亭,用于观察敌情和守备,称为潺亭。至秦朝改称为秦亭,汉代复称潺亭。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圣谕将万安县治所迁至潺亭,称为万安县,是盐亭建县之始。公元535年更名为潺亭县。因潺亭境内多盐井,盐卤出产丰富,公元554年更名为盐亭县。

   ——据《平太寰环记》引《蜀记》记载,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于今盐亭县毛公乡侨置宕渠县和西宕渠郡,隶益州(治今成都市区),是为县境州郡建置之始。梁大同元年(535)改西宕渠郡为实郡,又分广汉县(治今射洪县广兴乡)新置北宕渠郡,于灵江之东盐井亭置盐亭县,因井为名,作为北宕渠郡郡治,此为盐亭建县之始。北周保定初(562),建高渠郡、县时,即设治于今云溪镇。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高渠郡为县。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高渠县并入盐亭县。

   盐亭在北周保定初(562),建高渠郡、高渠县,始有“高渠”称谓;而石刻上的“縣正堂李示”,必定是时任高渠县的李姓父母官。那么这方石刻应该出自北周保定初(公元562年) 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间。盐亭只有在这一时期称为“高渠郡”或“高渠县”。 由此算来,这方绝壁石刻至今少说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但对石刻的记载与用意却无从查考。

   盐亭建县到隋朝统一之前的176年中,盐亭曾有过很多的县官、郡官。往事尘封,从现已有的资料来看,盐亭目前找到的官师表,名宦志,更多地是从隋朝开始。盐亭古代被祀为名宦或称其有政绩者不多,一千余年仅二十几位。隋·董叔封;唐·李匡远;宋:张雍、扈充、赵希著、明:吴昌衍、陈琓  胡进律、张宽、雷轰、梁一桂、李绍先。清:吴宏、刘瑢、杜升、刘堂、高鈊、史步高、赵朝栋、王文、袁凤孙、朱壬、陈仲良、孙濂、刑锡缙。从此列表可以看出“縣正堂李”仅有唐李匡远(唐开元中令。其时“西羌盗贼竞起”,盛世已显乱象,社会治安问题突出。李县令为保一方平安,多方擒捕,贼为之远逃,莫敢有犯我县境。一时号称为:“健令”。后蜀酷吏李匡远性苛急,一日不用刑,则惨然不乐。闻捶楚之声,曰:"此吾一部肉鼓吹。"见《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梼杌》。和明李绍先三位。但盐亭县在北周保定初(公元562年) 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间称为“高渠”,隋唐之期,战火纷飞,群雄割据,朝代林立,隋与唐转换只在弹指间,而“高渠”硕果仅存45年。唐开元中,即唐玄宗年间(公元712—756年在位),开元中也就是公元740年前后,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相差130余年。如此判断不可能是李匡远,从高渠的称谓看,也不可能是后蜀匡远更不可能是李绍先。前有“董叔封”爱民若子,泽被盐亭;后有“縣正堂李”,保障高渠。那到底谁是真正的“縣正堂李”呢?这又成难解之迷团。

 

“正堂出处

 

   我们都知道,对于县官老爷,在古装戏剧中,被称为“正堂者,比皆是。但真正考究起来,也不尽然。对于一县之长的“县官 称谓,历代花样百出,不尽相同。

   楚国是最早设县的国家之一,《左传.宣公十一年》曾有“诸侯、县公皆庆寡人”的记载,可见春秋时期初建县时,就以“县公”为一县长官的名称。后来亦称县尹或县大夫的,“晋,谓之县大夫;鲁,谓之宰,楚,谓之公、尹”。秦国县的长官也称大啬夫,各国县官的名称殊不统一。

   秦统一中国后,县立为定制.县官名称统一为令、长。 《汉书 百官公聊表》载:“县令、长皆秦置,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魏晋南北朝沿秦汉之制,大县置令,小县置长。隋唐时期,不论县之大小,县官统称“县令”
    到宋代,皇帝常直接委派京官带本官掌一县之政,因本非县令而管县,故称“知某县事”,简称“知县”,知,为主持之意,后世知县之名即源于此。知县有别于县的本官县令,因为是差遣。与宋同时代的金、辽县官仍称县令。
    元代,县之长官有知县、县尹、达鲁花赤之别,知县或县尹为汉人担任,但非正官,不掌实权,近似于行政次官。真正掌权的由蒙古人担任,称“达鲁花赤”,其名取蒙古语“掌印者”之意,转而有总辖官、监领官之意,以监视汉官。一县之长有二,为历代所独有。
    明代,县之长官沿用宋代之名,正式称为知县,清代沿之。县官名称除了县公、县尹、县宰、县大夫、大啬夫、县令、县长、知县之外,还有大令、大尹、明府之别称,习称县令。百姓尊称大老爷、县太爷或县官大人,而其属下则以“县尊”敬称,在没有上司在场的公众场所,县官自称“本官”、“本县”,而在上司面前则谦称“卑职”、“下官”。

   县官还有代称“百里”,这是因为古时一县之域方百里,故“百里”也是县的代称,而治理一县的长官也借称“百里”。

   明清时,县官还有代称叫“縣正堂”,这是因为县官正式办公的处所是衙署的大堂,因此,大堂称为正堂,所以在县官所出的文告、碑刻、匾额、官衔牌上常以“正堂”作为县官的代称。

   如此说来,“高渠盐亭历史上仅是北周保定初(公元562年) 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间的特殊称谓。而称縣正堂却在明清时期,对县官的特殊称呼,这两不搭界的关系出现在一方绝壁石刻的内容中,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保障存疑

 

   盐亭位于绵阳市东南部,在涪江水系与嘉陵江水系交汇处,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历史上为巴国、蜀国交界地,也是金牛东道、米仓道北上中原南下川西平原的重要咽喉。县城治所在云溪镇,依诗圣杜甫“云溪花淡淡”诗而得名,已有1442年的历史。古城座落在负戴山麓,为青翠蓊郁的高山所拥抱;城东南弥江环绕,形成天然的护城河,极富于诗情画意。县城绿水环抱、青山相映、群峰相拥,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弥江、梓江穿城而过。除老唐巴公路呈南北一线绕城而行,其它便无进出的通道。

   乍看盐亭县城地图,的确象一只南北走向的舢板船。房舍临弥江而建,起于弥江上游的北门龙江桥,止于弥江下游南门外与梓江交汇的渡船嘴。东面凤凰山、西面负戴山【负戴山「在县城西。自剑门南来,起伏四百余里,自此屹然蹲峙。上有飞龙泉,味甘美,南流入梓潼水。《寰宇记》:负戴山,一名高山,有龙虎踞之胜,下瞰梓潼水。《太平寰宇记》载:“(负戴山)其山龙蟠虎踞,由剑门入当县,起伏四百余里,至此而蹲”唐时已有盛名。山势雄峻,草木茂盛,万树荟萃,历代多有文人隐居于此,古迹众多。海拔648米,森林面积1500亩。林内植被丰富,高大挺拔,翠郁苍虬,氤氲翳日,森林覆盖率达99.98%,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互相呼应,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凤凰山左侧山麓直插弥江河 ,右侧则阻隔了出城东去的通道,在现在的寺垭处形成合围之势。如此构架,凤凰山便成了“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冲之地。而与之对应的负戴山,一臂伸向南去的梓江与弥江的汇合处,另一臂则紧紧扼守着向北的大门,将整个盐亭县城相拥在青山绿水间。与世隔绝,人间桃园。

   无匪盗之患,无兵荒马乱的“高渠”,“保障什么呢?——盐亭是一个偏僻的县城,地理位置介于古川北四大州府潼(川)绵(州)果(州)阆(州)交界,属四不管地界。不当大道,交通不便,不是大股部队的行军路线和攻占目标,仅有小股残余部队通过、袭扰。且盐亭本地没有大规模的驻军武装,构不成激烈攻防战斗的条件。盐亭处成都平原边缘,溪沟纵横,山脉众多,老百姓依势利导,建有众多寨山,有部队过境,临时往山沟一躲,或率众拒寨抵抗。一般的小股武装还攻不下来。所以,“高渠”要保障的绝不仅仅是战争之患。

 

禁止採石”之义

 

   凤凰山绝壁,全是岩石组成,没有一粒沙砾,没有一点尘土,而且是当今少见的硬脑壳石头——青石料,不是目前常见的“炮渣石”,硬度极高,修房建屋,起坟造地,比之人造“大理石”用途广泛,质量更高。盐亭素有“重工业打石头,轻工业打饼子,手工业养蚕桑,高科技缫丝绸”之,而“打石头”的重工业,则是县民发家致富,不计成本,不需大的投入,最为直接的途径。采石则容易发生山崩之险,山崩则使县城东向暴露无遗,危急县城东出通道和防守;山崩则使天然屏障丧失,容易造成外敌直入的态势;山崩则盐亭失去有险可守,容易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地;山崩则让盐亭陷入三面受敌,毫无起死回生的可能。

   而盐亭凤凰山的由来,有一个传说,不是十分美妙却有着百分凄美的传说:说是某年秋天,村民刚把粮食收割完毕,忽然刮了几天的大风,吹得昏天黑地,人都站立不稳。居民们都只好躲避在家,无法出门。当风过云散,太阳露出了多日不见的笑脸,人们才高兴地把收割的粮食在街边翻晒。其时,村风纯朴、人民善良,少有小偷,加之风雨之后会有几个晴天,所以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趁机把粮食晒干。次日,县民大吃一惊,街上的粮食不知被谁弄得乱糟糟的,而且还少了很多。县民生疑,但想看个究竟,接连三日均未收粮,却发现日日短缺。是夜北街上有一胆大的年轻人,在靠西街的街边悄悄地蹲下,想要弄个明白。午夜过后,忽然狂风大作,却极为短暂。大风之后,只见东门外的山坡上金光闪闪,如同白昼。金光中,一只硕大的巨鸟,拖着五颜六色的长长尾巴,煽动巨大的翅膀,一下就飞进了东街,并在街中寻觅食物!从其形状看,竟然是一只从未见过的凤凰!当凤凰来到十字街时,他一下扑了上去,紧紧地抓住凤凰的尾巴不放。凤凰极力想甩掉这个人,就在盐亭县城上空盘旋了几圈,仍甩不掉,眼见天快亮了,凤凰只好向东方的山上飞去,刚飞过弥江,快到山顶时,凤凰为了摆脱年轻人的纠缠,用脚奋力向后一蹬,只听得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山上的岩石滚滚而下,连同年轻人一起落入弥江河畔。当城里的人们赶来时,东山面向县城里的一方已经被凤凰蹬成了悬崖绝壁,无法行走。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座小山更名“凤凰山”,并在山上建立“凤灵寺”,以期凤凰保佑盐亭人民风调雨顺,过上好日子。而被凤凰蹬垮的壁,至今仍矗立在那里,注视着盐亭千百年来的变化。

   “縣正堂李示”可能不仅是不准“採石”,而更多的是防止外寇入侵,保证县民安居乐业,可谓用心良苦。

 

 

 

初考结论

 

   从目前可考的证据,再参阅盐亭县志与民间传说,可以初步想定:凤凰山绝壁石刻是明朝崇祯年间县正堂李绍先所刻。

   为啥?历朝历代人们都有一种怀旧情结,喜欢把前朝作为鞭策本朝进步的源泉,又特别是为了彰显本朝功绩,而故意视前朝为标的或参照,故意将当史后推,以展示自己的能与才。明盐亭县令李绍先被义军张献忠部下所杀,也能证明其时,却也考虑了盐亭风云变幻、忽左忽右、时隋时唐、而明而清的现状。

   “高渠盐亭历史上仅是北周保定初(公元562年) 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 间的特殊称谓。在历史长河中存在只是瞬间昙花一现,却也有着让后人铭记难忘的闪光。先人借古喻今、鉴古振今,那是何等的虚怀若谷。一则承启盐亭历史的悠远,二则传播盐亭发展的无限,縣正堂昭示了自然规律,续写着发展的必然。

   据《清·盐亭县酷》362页“李绍先,崇祯间令。流寇陷城,执缚不屈,死之。赠光禄大夫,荫一子,祀名宦。《明史》云:“崇祯十年(1637年)冬十月丙申,自成自七盘关入西川。壬寅,陷昭化、剑州、梓潼,分兵趋潼川、江油、绵州,总兵官侯良柱战死,遂陷彰明、盐亭诸县。庚戌,逼成都。”当时盐亭的县令李绍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杀害的。从这短短的几行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明县令李绍先是一个极富正义和良知的官吏。既“执缚不屈”,就有舍生取义的结局;既“禁止採石”,则是为了“高渠保障”;既然保障高渠,则能造福一方。只是“縣正堂李”空怀一腔热血,却遇着了张首领献忠,而不能一展“保障高渠”宏伟抱负,还丢了自己性命。

 

参考文献

《十道记》

明末曹学佺《蜀中名胜记》盐亭引《志》

《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一  四川六)

《平太寰环记》引《蜀记》

《类说》卷二七引《外史梼杌》

《左传.宣公十一年》

《汉书 百官公聊表》

《寰宇记》

《清·盐亭县酷》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