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彭林家
发表于: 2020-10-20 0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10-20 20:06 编辑

微信图片_20201020091723.jpg    孙秀华,笔名:春华秋实,中学高级教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美学理论家。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在线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等网媒,多篇作品入选报刊、散文诗年选、散文集、诗集。现兼任巢湖系列文学梦责任编辑、中国艺术新闻网艺术指导、某微信公众号平台编辑。

微信图片_20200923071844.jpg             ——谈彭林家《博仁,一缕美术的艺韵》的美学教育观
  孙秀华
      全国人民经历了疫情考验之后,2020年9月1日,学子们太阳花一样的笑脸灿烂绽放。江城吉林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者踌躇满志地走上江西新博仁中学的三尺讲台,一展哲学家作家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风采。一个月的教学实践,站在教育未来的视野上,发现该校教育特色成果,发掘教育潜在的资源,深思而熟虑,撰写了《博仁,一缕美术的艺韵》一文。恰如明·徐谓     “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品味其美术课程体现美育的独特魅力,正在新博仁演绎着精彩绝伦的教育神话。
     品读作家“一缕美术的艺韵”,涵盖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审美的内涵,更浓郁着新博仁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也许缘于教师职业吧,在这里就抽取其折射的关于学校美育话题。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汩汩甘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有助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第一位使用“美育”这个词的是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里对美育的含义、内容、性质、任务及其社会意义作了系统阐述和分析。中国近代教育家和美学家蔡元培提出审美教育理论,并且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及“五育并行”的教育方针。其中美育属于人类高级的意识形态范畴,是高级灵魂和生命的体悟和享受,侧重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而美术课程正是学校美育的重要载体。
     顺着彭老师洞察秋毫的锐利目光,开门见山地捧出美术的美育主题,“美术,是一种智力与慧心合成的思想活动”,即“智慧”活动。并多维度地架起广角镜头,觉悟着世界名画《向日葵》蕴含的梵.高心路历程和生命写照,解读了艺术审美“追寻着生命本体的辐射和正能量的尽情释放”,从而引领读者融入审美境界。美术教育属于一门艺术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精神文化能力的教育功效,同时也具备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文化享受潜质,是一门集文学和艺术魅力于一体的学科。作家笔下综合运用中国传统经典哲学思想剖析诠释了美术美育的价值观,全文贯穿着阴阳辩证法思想,如“智”为阳,“慧”为阴,合一“智慧”为之美;“是”为阳,“非是”为阴,优游于“是与非是之间,营造审美距离的精神创造”便成就了大美意境。
     创作结构上,从九大方面剖析美术妙义:概论与校园,解读“美术”前世今生的“祖炁潜意识”;素描风韵,简述素描“黄金分割比”的“直观的潜意识”;速写经络,描绘“思维的比照和心理迁移”的“美学等量”;色彩关情,朦胧着冷热明暗的“更加完美”;现实主义,氤氲着“见到我们真实的自己,如何从人的劣根性走出,归回到远古的祖德”;超现实主义,蕴藏“梦幻与现实结合”而“渐渐从二元论返回到一元论的太极之中”;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灵动着“一种人生观与世界观”的超越;象征主义与抽象主义,渗透着“自我醒悟”与“精神反思”;自然主义,追求“道法自然的原始天真”的“社会理想之路”。这样丰富广博的美术专业见解和审美体验,开阔了读者的人文视野,引导我们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观。
      创作方法上,大道至简而至真。“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泛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博学多才的彭老师,思维敏捷,善于在众多的信息中扑捉最有价值的东西,然后把复杂生涩的问题重新加工提炼、化繁为简,出神入化着一位教育者的优秀素养。本文所彰显出的艺术创作神韵,正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在新博仁中学学生绘画作品艺术展示的长廊里,选取学生们典型优秀美术作品为例,娓娓道来美术天地里的理论术语,如:美术、素描、速写、构图、色彩、透视、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悠悠地飘流着美美的散文诗语言花瓣儿,揉进清晰的哲学思维方式,鉴赏着学子们一笔一划刻录的人生轨迹。
     叶圣陶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文中,展现彭老师教育心得的“心法”,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入新内涵,“自觉主动者,无师自通也”,“同类的同窗,或同出师门,心法比授业解惑更重要”。独到的见解,与新博仁中学共鸣着“驰声,博学的仁爱;走誉,内心的外情”,释放的美育之美,就在于打开学子们的心灵之窗,让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融通。这正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的目标。美术,没有固定的答案,其成果贵在创新。所以教育方法上践行艺术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互通共融的综合发展模式,必将激发出一种冥冥之中潜藏的灵感,从而领略艺术文化的知识性、情感性、社会性、广泛性。高中美术教育并非仅以高考为导向,而是承载着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的神圣使命。我们教师重在挖掘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以大爱之心培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描绘传世之作,为祖国的未来擎起一片晴空。
     请放眼古今中外教育天地的视野,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角逐中,美术课程似乎有所偏离教育的初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育无疑成为塑造学子们心灵的圣手。再次捧读《博仁,一缕美术的艺韵》,作家从艺术、美学、中医学、哲学到教育观的高度俯视美术,用理论分析实际,再从实际上升到理论,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地带领读者鉴赏美术作品、分析美术的流派特色、综述美术与美德关系、展示审美方法、展现审美价值观,并挖掘出美育契机,彰显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智慧之美。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美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美育工作,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大方向。作为一名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责任重于泰山啊!
     综上所述,让我们聆听到“一个校园的声誉,一种雅乐的情怀,以艺术教育的高雅,展现时代的美学情话”,哲思着“跨越现代人与原始人的超越”。新博仁中学栽得梧桐树,吸引了彭老师这样的金凤凰,必将走出教育特色发展的美好未来!
                    2020.10.16沈阳


t013ce65ca9e558637d.webp.jpg
   眼中的光芒,没有离谱的妆容,一种濯清涟而不妖的感觉。暖色的反射,如牡丹大气酣畅写意,艳而不俗;冷色的效应,暗然的眼妆,渗透梅花的清雅高洁。审美距离有两个功能,一是用于吹捧现代主义艺术的创新性,二是用于指导经典作品的解读。
131657844_2_20180430105105910.jpg

     视野,美术的美学

                                                       彭林家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纸、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过造型的手段,创造的艺术,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所以,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画家笔下,也许一幅用笔老辣,写意山水的国画,旷野清新,多有韵味。也许作品笔墨表现干净利落,风格鲜明,画面清新,融入了时代气息。那么,传统艺术理论对作品的评论,大多是从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角度切入而来,谓之意,思者,则是接受美学的独辟蹊径,徐徐地展开其意而走向读者。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审美对象,如美的起源和本质,美的各种表现形态,美的基本范畴等;审美感受,如审美活动,美感体验等。艺术是右脑潜意识在左脑意识的现实反映,通过小脑的平衡,对立的现实与理想,统一其矛盾的方法论,其中的领悟,对立统一就是把相反的词变成相似的词性,如幽默的美学等量,即为同一个意思。如艺术的本质、功能,艺术创造、艺术欣赏的规律等。具体而言,艺术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是时间点和空间点巧合。比如不客气,与似乎带着埋怨的说“客气”,其实就是不必客气。语气加重,比直接说不客气多了份情。又如夫妻之间没上下之分。爱一个人就要为他牺牲。牺牲是奉献的给予,而不是占有的欲望。因此说,爱一个优秀的男人必须有,优秀的品质对应。这样,就从艺术本质、起源、发展、创造、鉴赏、传播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未来的走向及变化。
      美术,是门类艺术与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比较学、艺术史学等相结合的学科。其传播的理论,在新媒体背景下,传播载体信息,历史研究方向更着眼于美术领域中的大众传播。事实上,艺术是潜意识的理想境界,在现实意识的基点上,衔接自我情感的个性审美,如凡高的超现实主义,波动的笔端,借组象征主义荒诞的色彩,从外致内,实现美学距离的期待。心法上,伟大的艺术品,对于务实的人是常识,对于聪明的人是智慧。正如一条水量充沛的河流,一位旅行家用它的水湿润嘴唇,一支军队用它的水装满所有的口袋。梵高和他的画正是这样一条河,我们在他的河边散步,各取所需。还比如,梵高赞赏的——米勒,《牧羊少女》现实主义流派,从内致外, 掺入象征主义的风韵。内容是:画家捕捉了一个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色绣花毧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忧郁悲切,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在夕阳的余辉中,站立在旷野上,似乎在默默的祷告着。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
      心法上,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贫苦劳动者的辛酸与痛苦,便流畅沉静的色彩,表现一个生活压力牧羊女,将微微伛偻的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尽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缔造这美丽国家,渗透一种平凡背后的英雄。其中的诗情画意,仿佛那个虔诚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说是他的精神化身,以悲悯和同情的心态创作了这幅画,贯穿终身的是作者自己对大地、对自然的虔诚。 "
      赏析,是一种艺术接受的期待视野,在文学、美术的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那么,接受者由现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重新构建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方法上,接受美学三个层次:期待系统、视野的变化、视野的重的重构。即为德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接受美学的主要创立者。
    那么,艺术的接受,艺术接受者的鉴赏与批评活动,具有很强的主体性意义,它既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同时也是与艺术家的精神交流和对话。包括艺术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是艺术活动的终点,也是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内在价值获得最终实现的根本途径。显然,是对艺术家乃至客体世界予以精神性反馈,从而实现艺术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联结,使艺术活动融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宏大系统中,并在其间发挥权极的作用。
       譬如,读者的幽灵,就是现象学文论,对于读者主体身份的研究,包含“布莱的幽灵“伊瑟尔的幽灵”、“姚斯的幽灵”。幽灵,是不可能参与到现实的实践中去的, 因为读者主体本身是缺乏主体性,需要通过外在于它的东西来塑造它。一方面,被文本塑造出来的幽灵是:布莱的幽灵和伊瑟尔的幽灵,这两者是一体的两面,都不过是把文本结构在想象中主体化了。当把文本看成是准主体的时候,文本就要么被理解为作者主体的表现,要么被理解为召唤读者的结构;实际上,只是反映了文本本身结构的特点,表现为工艺美术和建筑的实用性。比如,建筑美术,由建筑本身包含的技术科学和艺术的两重性所决定。因为任何一座建筑物,总是以具有某种空间形体的物质结构矗立在大地上的,这就必然有一个造型是否美观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和雕塑一样,是一种非常具体的造型艺术。另一方面,姚斯的幽灵,是被文学史传统建构出来的,是文学史的共时性结构和历史性结构的一个投影。他们都不具有实在的主体性,而且要依附于外在的东西,就好比幽灵没有实体,需要附在某物上一样。从观赏性艺术来讲,它主要包括绘画和雕塑两大类。而绘画,由于它使用的物质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成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画种。雕塑也有圆雕和浮雕等多种形式,所用材料则有石、木、泥、石膏、青铜等。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形式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作用于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广义上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同样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比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翻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自此"美术"一词便成为专们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在现实中的生活经验,见到美食就吞口水,见到美人就想多看几眼。我们不妨把上述事物拍成照片,就不难发现,同样一个美人,在照片中就很美妙(形象与色彩之美)。因为照片中的事物是“假”的,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所以我们这时才有“闲暇”关注该事物实用之外的东西,这一定使我们觉得照片中的物象比实物更加美妙(镜中的事物、水中的倒影也如此),这便是直觉的美感经验。从现实的“真”到照片的“假”,这之间就是一种“距离”。同样,人们在外出旅游时之所以感觉到一切都很美妙,是因为新的环境还没有变为实用的工具。一条街还没有成为通向银行的道路,也不必关心哪儿是学校、哪儿是医院,即还没有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发生瓜葛,它们与我们同样也有一种距离。譬如,绘画大师毕加索的线描人体,可谓是这种心理距离“恰到好处”的典范。本来,现实生活中的裸体是最能挑起异性欲望的,与实际生活再近不过了。但毕加索在作品中采用变形、递转、错位和重组等手段,把心中的意象单纯用线条表现出来;而“色彩的魔术师”波纳尔在作品《浴女》中,把一个仰卧在浴缸中、写实的青年裸女,安排在极其抒情又富有韵律的色彩合奏之中。于是,观众的意识被这种美妙和谐的形相与色彩占住,意念统一在思考的时空里,便不会去想其他事了。如此看来,在美感经验中,一方面要从实用中跳出来(制造距离),一方面又不能脱尽实际生活(限制距离),这是“距离”的矛盾。创造和欣赏成功与否,就看是否把这“距离”的矛盾安排得恰到好处。通俗地说,既不因戏(美术作品等也一样)是假而无动于衷,也不因戏很真而忘情一切。只有感情与理智的和谐,才是欣赏者和艺术家的美感态度。
      逻辑严密上,冈·格里姆为避免姚斯的期待视野简单化,提出了作品与期待视野的三种可能性:一是期待视野中性的“活跃”突破——正面失望的期待视野;一个包含更新因素的作品突破,既定期待视野,即正面的失望。二是期待视野中性“ 静止”期待视野形成——作品没有带来任何创新,于是一个维持原状的期待视野形成。如果作者只是在原作品水平上滑动,就会造成读者期待视野反面失望,每况愈下,会呈现二级失望。三是期待视野“更新”期待视野形成。如作者的第一部作品,使期待视野正面失望,读者期待着这部作品之后,必然包含更新要素的作品出现,结果他又创作出这样的新作品,那么读者的新期待视野变再次形成。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那么,艺术传播,即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所以,艺术家和欣赏者应该善于制造距离,把作品中的事物摆到某种距离之外去看。一条街就是一条街,不是通向银行的道路;一棵树就是一棵树,不是做家具的材料;瀑布就是瀑布,不是用来发电的资源。看来,在艺术家和欣赏者的心目中,世界是由形象和色彩组成的连续世界。如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的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
                     2020年9月20日博仁

微信图片_20201020083125.jpg

        彭林家, 哲学家,著名评论家,聋龙天生,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国际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原创文学界》副主编,中国微型诗\《0度诗刊》顾问,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广东净土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文化总监。 《诗歌周刊》提名批评家,2017、2018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入《2019年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为全国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说家写序、写评论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意文》《散文诗》《人民日报》《印尼日报》《中华诗词》《中国诗词年选》《寰球诗声》《诗词世界》《陕西诗词》《江西诗词》《江西文史》《中国文学》《中国诗界》《中国之声》《江西诗歌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新锐华语诗歌经典》《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曾获全国诗词、辞赋、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评论征文及其他文体一二三等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坏人/fw
发表于: 2020-10-20 08: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雅馨
发表于: 2020-10-20 2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美文,让人回味无穷,美评论,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全面的对美文进行深入细腻的展开评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赵艳
发表于: 2020-10-20 22: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彭老师的美术文写的太美了,下笔如有神。秀华妹妹的评论也非常精彩,笔下生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照广
发表于: 2020-10-29 13: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哲言妙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名家新作

名家新作

主题:219 | 回复:390

精彩直播
红帆诗社38周年庆暨征诗大赛颁奖仪式

红帆诗社38周年庆暨征诗大赛颁奖仪式 活动伊始 红帆诗社38周年庆暨征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3840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