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石梅
发表于: 2018-9-11 08: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梅 于 2018-9-11 08:02 编辑

弘扬情谊第一人
作者:丁连如
<1>
张建平同学虽然居住在马鞍山,仍有“独居他乡成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感。一直牵挂的还是进天中读书虽只有两年但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的,那五十几个男女同窗好友、近况如何?身体可好?......游子热恋故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四十多年的岁月沧桑,昔日英武参军离乡青年已变成两鬓斑白的退休干部。但思念之情在张建平同学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时常梦中想起,而且越来越浓;老同窗之间的真诚、纯洁、无邪,那童年时代容貌,彼此天真幼稚的模样,彼此嬉皮而亲切的绰号,彼此那年少轻狂......那一幕幕、一件件无时不缠绕在他的心房,使他欲罢不能。他终于实在忍受不住了这个思念。
 于是在二00七年底前,他委托在马钢工作的仲继才同学又一次回天长看望母亲时,与家住在天长的几个老同学:王加明、张春国、钱涛、邹彬、李炳娟等见面,后又与王华、薛健、葛广龙、管风英、曾文玉、周巧云等同学见面,表达他:对老同学已有四十年没有见面以及自己的思念之情等等,建议搞一个初二(1) 班全体同学四十周年的聚会、他可以多出一点经费已表示对全班同学筹办聚会的心意等等,他的这个倡议立即得到了住在天长同学们的支持和热烈响应,因为大家也同样怀有这样的愿望并立即推选出两个在班上有组织能力的薛健和王华同学牵头主持和筹办这次盛会。王加明、葛广龙、钱涛、张春国、张同福、管凤英、曾文玉、周巧云、李炳娟等同学也积极参予筹办:天中的老师、天长全境的同学全部参加、芜湖、马鞍山、滁州、南京等地大部份同学都来参加这次盛会。没有来的同学还发来短信等表示祝贺!
二00八年元月十八号这一天天气特别冷,还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但是在天长市政府第二招待所二楼一个宽敞的会议室里确又是一番风景:里面是灯光明媚,情意盎然,欢声笑语,一片吉祥和谐,好一个热闹的场面。这里是天中六七届初二(1) 班同学四十周年聚会,现场只见那里面有许多四十年未曾见过面的一些老同学;彼此真诚握手、相拥问候;倾吐叙说着,都感概万分;说着笑着闹着,一付天真无暇;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轻时代,有的同学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泪水!浓浓的乡音,浓浓的乡情,句里行间透露着当年学生时代的真情,尽情的回忆着、叙说着当年同窗时的往事;一点点一件件,男女同坐中间划线都记得那么清清楚楚,那么有趣让人回味无穷......
当王华老同学走上主席台挥手示意大家坐下,宣布聚会开始,当薛健同学代表组委会走上讲台致词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说:想当初我们进天中读书还是黄毛丫头、毛头小伙子;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光阴已经过去了。他提议向英年早逝的董福礼、刘坤、浦长坤、稽仲泰等几位老同学致哀......。恭祝各位老同学进入晚年健康长寿等等!他的祝词再次引起热烈的掌声,查灿云校长对这次班级盛会给予高度赞扬。
张建平同学登上讲台发言时,他说:敬爱的查校长和许老师;各位老同学:此次老同学们能够欢聚一堂,举办这次四十周年盛会,衷心感谢薛健、王华等各位老同学搭建了这个平台。人生不容易,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光阴已经过去了......我们要珍惜现有的大好时光;我们要珍惜老同学之间真诚的感情;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豁达、快乐及精神壮态上永葆青春......这是一次温馨的聚会,是一个相逢的庆典,是一声吉祥的祝福!是一部永恒的诗篇......使这次四十周年盛会又一次体现了人间的大爱!恭祝各位老同学进入晚年健康长寿等等!他的祝词引起雷鸣般的掌声,因为他是发起者,才使大家有了这个相聚的平台,他的祝词表达了大家多年来想聚、想叙、只是缺少一个平台而已的心里话。
王华同学又让其他同学登台发表自己的感悟;最后作了总结性的发言。
宣浩同学冒着雨雪从外地赶来参会,并为这次四十周年盛会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
仲继才同学在张建平这次对同学们奉献爱心的感召下也给参加四十周年盛会在场的每位老同学送了马鞍山土特产“采石干”一份。
初二(1)班四十周年盛会的举行,同时还产生了轰动效果;带动了天中其他班级也陆陆续续地举办了四十周年庆典!
张建平同学是一个对同窗好友怀有一颗多情的种子:乡情、友情、真情!但这颗种子最终要飘落在故乡的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的,为了使老同学们能有一个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的机制;也为了使在外地工作回家乡探亲的游子们能够见到熟悉的面孔和欢聚一堂。
为了使初二(1) 班同学在晚年保持联系有个比较固定的、长久的运行模式和对每个同学的关爱,在他的建议下:初二(1) 班同学基金会这个组织成立了:葛广龙同学任会长;谭金德、王加明、张同福、曾文玉、周巧云同学为付会长;钱涛、石荣、段康、胡国华等同学为财务委员;并制定了相关的章程。参会同学每人每年交纳一定数额的费用;每年定期安排活动,对参会同学中个人或家庭的重大事情实行一定的帮助、看望及慰问;体现了团队精神和共同担当的精神的力量。基金会还对外地回来探亲的同学接风洗尘;提供见面的场所。使老同学们之间的情谊和凝聚力越来越深:心情愉悦欢乐无尽。缘份所致,其乐融融!基金会自成立三年多来已有二十四人参加,如此好的运行体制,使得受到同学们十分尊敬的董德芬老师也报名参加了!
<2>
二0一六年的春天,在张建平同学的再一次提议下;在王华、王加明、葛广龙、钱涛、崇椿、邹彬、曾文玉、周巧云等同学的领导和主持下;在查灿云、董德芬、许瑞林三位恩师的光临下,具有更加现实意义和人生价值观的,“天长中学初二(1) 班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在咱家乡皖东的明珠、富饶的鱼米之乡、风情万种的“白塔河”拉开了帷幕,这一天下着小雨并带有丝丝的寒意。但是里面宽敞的会议室里确又是一番风景:里面座西朝东是主席台,上面的横幅是:“天长中学六七届初二(1)班同学五十周年庆典” 。彩带和汽球使会场增添了节日的氛围;欢声笑语一片吉祥和谐,好一个热闹的场面。
大会在王华同学主持下:首先由查灿云校长致贺词。
张建平同学受组委会委托向大会致词:各位老同学,各位来宾。首先向我们尊敬的查老师、董老师和许老师们问好!祝他们身体健康!合家康宁!并祝各位老同学合家安康......朝阳固然灿烂,但夕阳依然辉煌。但愿我门的同学之情如高山流水,如奔腾的江河,长流不息,滔滔向前......
今天尽管春雨霏霏,春寒袭人,但是大家都是久别重逢,欢声笑语。这说明这五十年的风霜雨打磨依旧是红光满面,精神唤发,日子过的很滋润吗......
什么是同学,同学就是平时不联系,没短信,没电话。远隔百里、千里。但是,一见面那股亲热的感情便油然而生。相聚是缘,那些年的青春岁月已经远去,我们虽不常见面,但心头的那份牵挂,我想我今生这辈子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这些天常听到有人感叹:不容易啊!五十年了这么多人能见面,如果六十年后,七十年后呢?我想大家不必担心,我们还都正值中年,更难得的是在故乡天长这块千秋大地上有忘不了的乡愁,有患难见真情的亲朋好友,有各位同窗的一脉真情,陪伴着我们共同渡过这晚霞满天的幸福生活!最后期待你们的精彩的才艺展示。在此我代表全体同学向组委会全体成员为此次庆典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宣浩和周炳兰等同学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祝贺!
随后由初二(1)班部份女同学小合唱《红梅赞》、部份男同学小合唱《解放军进行曲》;朱元林同学二胡独奏、吴玉琴京剧演唱、市京剧协会会员助兴演出精彩的节目等等。
天中六七届初二(1)班同学五十周年庆典取得了圆满成功!
附:张建进先生诗一首:
少年求知儒学堂,尊师敬友心善良。
游子鬓白念故乡,当年同窗叙衷肠。
 二0一七年二月二十八号
  附:袁同义先生诗一首:
送  友  人
       ——与建平弟共勉之
根红苗正一书生,千锤百炼铸军魂。
经商铺就金光道,更加能武又能文。
夫唱妇随慰平生,乐施好善美名闻。
今有传世佳作在,胜似神仙下凡尘。
 
                         袁同义
丁酉年三月二十号
注:此诗为袁同义先生原创。
附:朱元林同学诗一首:
致张建平君
遥想半个世纪前,初二甲班美少年。
运动场上是健儿,红军后代人人羡。
为人低调惜同窗,学习排名靠在前。
响应号召保家园,守卫海岛做贡献。
工作不端铁饭碗,自主创业不停歇。
致富不忘同学情,组织同学大团圆。
毕业五十年聚会,场面盛大称空前。
师生见面畅叙情,宴饮歌舞奏采弦。
建平品德如冰结,应似松鹤寿延年。
注:建平同学乐善好施,不忘师生情义,德高品洁。孔子曰:“仁鹤” ,故称何君寿延年。
2017年4月28号
备注:(1) 此篇文章有些资料是老同学张建平先生提供,特表示谢意!
(2)此篇文章摘录于《脊梁骨》第三册。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云南

云南

主题:14058 | 回复:15474

每日好诗
|
每日诗讯
精彩直播
长河诗丛·第四辑(马启代 主编) 征稿

长河诗丛·第四辑 征稿 马启代 主编 双语个人诗集 翻译专家执笔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3889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