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彭林家
发表于: 2020-10-15 20: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10-20 22:37 编辑

t01c4da9e5368c3c887.gif
         驰声,远古的音符
t01a84d473bf06e76b1.jpg
      声音,是肺魄的元气,连接自然界的桥梁,于是,声波传播动画,悄悄的反射到耳界,好比夜莺的歌唱;一种绝美的享受,徐徐地从远方传来,那自然界的风声、水声、鸟声等音响,宛如从洞孔发出的澈声、缠声、凤声,称为“籁”。当神情专注,耳不旁听,便是天籁无声,跨越国界;而制造这种心声的合音,成为了古人探索发现的乐趣,如八卦""八音"(八种类型的乐器)""配管乐,称"gèn"。《乐记》曰:“埙,坎(水)音也;管,艮(山)音也;鼓,震(雷)音也;弦,离(火)音也;钟,兑(沼)音也,柷敔(zhù yǔ,奏乐开始时击柷,终止时敲敔;同用以和乐,不分终始),乾(天)音也。”如是我闻,继而发明了各种乐器。
      每一个音符都代表着所有的经历和对世界的感知,仿佛一个孤寂的魂魄,找到停泊心灵的海港……
     据东汉经学家、文学家马融《长笛赋》中记载:中国古代最早的六大乐器琴、瑟、簧、埙、钟、磬的最先发明者。“昔疱羲(东夷部落酋长伏羲)作琴,神农(炎帝,烈山氏、赤帝)造瑟,女娲(女神,伏羲的妹妹)制簧,暴辛(周平王时的诸侯)为埙,倕(chuí尧舜时代的一名巧匠,善作弓、耒、耜等)之和钟,叔(舜帝时人)之离磬。”后来,《周礼》乐器分八音:即金(钟)、石(磬)、丝(弦)、竹(管箫)、土(埙)、匏(páo笙竽)、皮(革鼓)、木(柷敔)。八音者,万物之声也。是乃天子承继万物,当知其数。当知其声,即思其形。如此蜎(yuān孑孓jiéjué)飞蠕动,无不乐其音者,至德之道也。天子乐之,故乐用八音。法《易》八卦也,万物之数也。礼乐者,礼之为言履也,可履践而行乐者。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声者,声鸣也,闻其声即知其所生;音者,饮也,言其刚柔清浊和而相饮也。
    21ad2022464141d7887799bd448b4b52.jpeg
   《尚书》曰:“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六律者,即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古代乐音标准名。相传黄帝时伶伦截竹为管﹐以管之长短分别声音的高低清浊﹐乐器的音调皆以此为准。乐律有十二﹐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五声者,角(木\东)、征(火\南)、商(金\西)、羽(水\北)、宫(土\中)。月令曰:盛德在木,其音角,又曰:盛德在火,其音征,盛德在金其音商,盛德在水,其音羽。所以名之为角者,跃也,阳气动跃;征者,止也,阳气止;商者,张也,阴气开张,阳气始降也;羽者,纡(弯曲)也,阴气在上,阳气在下;宫者,容也,含也,含容四时者也。
                                                                                                                                            ——题记

t01e14e245e0ca7b47b.jpg
                   1.
       两头蒙皮,圆柱中空。一种远古时期的震音,敲击拍打的烦气,万物愤懑(mèn烦闷)震动而出,雷以动之,温以暖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勃然发出声音,奋至德之声,感和平之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神明报应,天地佑之,其本乃在万物之始耶。在狩猎征战活动中,被广泛地应用。不仅用于追悼、敬意的仪式,抑或供奉鬼神祖先,还用于驱除猛兽,打击敌人、报时报警的工具。
       时空的旋转,乐舞的东西,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被尊奉为通天的祭祀的器具。
       最早的鼓,由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高起凸出。如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打击乐器,一鼓即一更。鼓角赐乐,石鼓连天。春秋时,那来自乡间的曹刿以出色的才智,帮助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使振作起来鼓动,为后世留下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真知灼见。
     俗,民间的欢庆锣鼓;雅,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比如,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鼗táo鼓(拨浪鼓)者,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者,由西域传入我国,像流行于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的鼓材。
        "鸳鸯壁合,如鼓琴瑟"。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啊,鼓动的情感驱赶灵魂的悠扬,一波波,拨动内涵博大而精深文化,敲击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的脚步;然后,拽着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先知的文明。

           
73448baceff6477e9312b7073cebf300.jpeg

                       2.
     合笙情歌,管乐飞扬。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的音色,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礼记随学》《乐器篇》匏之言施也,在十二月,万物始施而牙。笙者太簇(族,奏也)之气,言阳气大,奏地而达物也。像万物之生,有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之节焉,有六合(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之和焉,天下乐之,故谓之笙。
     一歌一吹,盖一时之诗﹐而皆为燕飨宾客,上下通用之乐。天问的风琴,宋朱熹称六诗为笙诗。笙:簧管乐器。那吴头楚尾,落花无泪(打一字)谜底:路,徐徐地在少数民族里延伸。
       笙者,苗、侗、水、瑶、仡佬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古称卢沙。苗、侗、水。笙语都称梗gěng。苗语又称嘎斗、嘎杰、嘎东、嘎正等。侗语又称梗览、梗览尼、梗劳等。瑶语称娄系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匏(páo)也,如笙和竽。竽亦笙属乐器﹐有三十六簧,因形制相类﹐故常联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驱动的情感,波动着喜怒哀乐的飞翔。
      心动的韵律,叼着的音符,涌动形制多样的来临。声音,无法带走赋予它翅翼的唇舌,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宛如稻田广大﹐庄稼成片﹐一望如云,独自寻找农耕文化的天空。
      鲜明的文化符号,聊着历史悠久的话题,经过改革,已在民族乐队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流行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等省区。如:芦笙节,也称"九月芦笙会"。贵州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九月二十七日开始,为期2~3天。届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芦笙会场,开展以跳芦笙舞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庆丰收,迎小康,精彩纷呈的演出。笙鹤,荡漾时代幸福快乐的笑脸。


                    
     1_vw0l.jpg
                            3.
    圆形的窟窿,椭圆形的六孔。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亦称"陶埙"。 最初,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埙,后来发展成为陶制,谓之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形状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良知着半径的始末。
    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宁静,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觉得趣味的想象力,就拿来吹;于是,慢慢地,石流星就演变成了埙。目前,世界最大的石陨石,还躺着在吉林市博物馆,记录着流星雨的天空,横生着纵情的东方时空。
    流星雨,天琴座周围的许多的流星,从夜空中一个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地理上的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前些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还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音阶和七声音阶了。
    五声曰五行,五脏五情也。七情者,喜(火)、怒(木)、忧(金)、思(土)、悲(金)、恐(水)、惊(水),三性(善﹑恶、无)之变也。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茂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任于壬,陈揆(kuí度)于癸。故阴阳之施化,万物之终始,既类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化之情可见矣。 仿佛《丝绸之路》的乐谱在平和细腻的音乐里,感受东方的温柔和恬静,如阵阵暖风吹来,身心和畅。
     《乐记》曰:土曰埙。在十一月,埙之为言勋也,阳气于黄泉之下,勋蒸而萌;匏páo之言施也,在十二月,万物始施而劳。春来冬去,一年年,将心﹑肝﹑脾﹑肺﹑肾的正藏,芬芳着来年在十三月的幽香。
       201183143053228.jpg
                                  4.琴
     琴歌酒赋,琴趣陈词。配乐歌唱的靡靡之音,用琴、棋、书、画的才能,表现动听的文化修养,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琴,弦乐器,发明于伏羲时代,或云为神农所作。在今鲁西豫东地区(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阳,神农之都在今山东曲阜)。《说文》:琴,苞牺氏所作弦乐也。《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征羽之音。历九代至文王,复增其二弦,曰少宫、少商(七弦古琴的第六、七弦)。
   《凤求凰》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阴阳的留恋,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七弦琴,通称“古琴”),如同五情:喜(口)﹑怒(眼)﹑哀(耳)﹑乐(身)﹑怨(鼻),从外致内; 加上恐、惊,即为一个人之七情 ( 喜、怒、哀、乐、悲、恐、惊 ) 、六欲( 眼、耳、鼻、舌、身、意 ) ,均会先在印堂(两眉之间)凝聚或扩散。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如:琴心剑胆,能文能武的才子,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慷慨送别,悲歌击筑。筑﹐古弦乐器。似琴﹐十三弦﹐用竹尺击弦发音,弹奏着马头琴的低唱……
     千帆尽去,月满西楼。禅意的开唱,琴台月下轻《月满弦》。人生有如月弦,虽有圆满,但却并不多见。倘若在月缺弦半之时,心中能泛起阵阵弦动悦音,心月相合,便自得满弦。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赏其乐声。而“琴”字从“今”,强调当面演奏,指其演奏的隆重性、郑重性而言,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就如现代西方人欣赏古典音乐时,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一种文化素质的外形的体现,波动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如:琴书,曲艺的一个类别。包括山东、翼城(山西临汾市)、安徽、北京等。主要伴奏乐器为四川扬琴。坐唱的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多由当地俗曲发展而成。如:琴心相挑,以琴声传达心意,表示爱情。《史记》记载:“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西汉的辞赋家、音乐家司马相如,弹了一首琴曲,以琴心挑之,称之为琴挑文君;当时卓文君躲在门缝里看,浮现一幕《子虚赋》的情圣;于是,情不自禁地对唱《白头吟》:“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哦,私奔的情感,自由二元组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着民间故事的流传那样,一曲和鸣的琴调,一幕凤凰的瑟弄。

        
    393350_20181217101326579017_1.jpg
                                5..
      秦筝赵瑟,瑟调琴弄。传说在夏代已经有瑟了。甲骨文上的“樂” 字,上面就是“丝”字,下面是一个“木”字。瑟要用弦,那么,瑟的产生应该在蚕丝出现之后。瑟弦的原料,至少有能够巢丝的技术,才可能制出弦线。先秦前后的弦乐器就是琴和瑟。像琴瑟这一类乐器,可能和狩猎的弓弦有关。当然,弓弦的原料,也可以用牛筋或其他动物的皮筋条制作。
    瑟,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湖北、湖南和河南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文献记载“庖羲氏”作瑟。《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gěng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桑为瑟。
      瑟者,拨弦乐器的一种,形似古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瑟者,啬(穑)也,闲也,所以,惩忽宫商角则宜。君父有节,臣子有义,然后四时和,万物生,故谓之瑟也。鼓,在古诗文中与“琴”、“瑟”联用,一般作动词,弹奏、敲击的意思。《辞海》第二条注释为:“弹奏琴瑟钟鼓等乐器,或者击物作声”。如:鼓瑟,一指弹瑟,二比喻夫妇感情融洽。汉杨恽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fǔ拍)缶而呼乌乌。”缶,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瓦盆,演化成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古人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子;敲击瓦缶,击缶,亦作“ 击缻。如庄子击缶而歌的故事,以死生循环的观点来排遣悲伤,达观处世的态度;一任后来人,灵动的心灵,倾听瑟汩的水流声。
       瑟瑟幕,碧色帷幕;瑟瑟枕,碧玉制的枕头。共枕的情歌,念去去,是两情相悦的千里烟波:“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同床的瑟歌,意沉沉,是把自己的不满暗示给对方。《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之,使之闻之。”哦,瑟韵瑟音,瑟瑟着辽代祈雨射柳的仪礼,返回着礼乐的时代。

  3970232_204934255000_2.jpg
                                      6.
     腰悬短笛,气鸣长笛。长笛短笛,响声尖锐的发音器。笛的本义是"气体在其中滑行的竹管"。通常是竹制的有八孔,横着吹奏。如笛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贴在笛子左端第二孔上﹑吹笛时振动发声的薄膜。笛竹笛韵,使用哨笛的时候产生的水汽,按住气窗,使劲从吹嘴往里吹气,水汽就会顺着管壁流出来,深邃悠远。
      浑厚低沉的笛声,畅想千百年前的剑气如虹的霸王项羽,美人虞姬……笛,所奏的乐曲,即为笛的美称:凤笛。龙笛,管首为龙形的笛。其声似水中龙鸣。汉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 笛是一种管乐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笛,特点是无簧片。笛字属于由字族。在由字族里,由字都是声符兼义符。由字族汉字都与"滑"之义有关。如用滑哨笛演奏"抬棺处刑曲"等,倾诉着活者对亲人流逝的叹息。
     一曲牧童牧民的笛声,那哀怨幽咽的声调,仿佛沉浸着哀念亡友的典故里--悲邻笛。《晋书.向秀传》里,三国魏嵇康﹑吕安被司马昭杀害后,好友向秀过嵇的旧居山阳,听到邻人的笛声,怀亡友感音而叹,于是写了一篇《思旧赋》。
       赋归来,赋归去,一个最原始的的乐器。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时期七个按音孔横吹的铜笛,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公元前433年)曾侯乙墓中的两支横吹的笛,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中的两支横吹的笛,广西贵县罗泊湾出土的一号墓中,一支用二节竹制成的七个按音孔横吹的笛。近年来,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中,与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似的骨笛--藏族青年在夏季放牧,或田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性吹奏乐器,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如:贾湖骨笛,距今约8000年,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羌笛声拟人化,假想幽怨的羌笛声,是在埋怨春光久久未至,表现了戍边战士心中的思乡之愁。荡气回肠的塞外之风,感悟远离红尘凡嚣外的另一番心境。
       然而,春风一词,也暗喻皇帝,抒发了诗人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情者,五心也。五孔胡笛,即为幽幽的羌笛,古老的六声阶双管竖笛,为秦汉古羌人发明,倾诉着四川羌族那个风云岁月,将军们八百精骑千里驰骋,壮士们卫国为家……

               2020年10月15日博仁
91529822720e0cf309a6b670704ae919bf09aaff.jpeg
      彭林家, 哲学家,著名评论家,聋龙天生,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作家联盟评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在线吉林、国际频道诗评编审,国家一级学术团体、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的《原创文学界》副主编,中国微型诗\《0度诗刊》顾问,中国针刀医学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联络主任,北京仓央嘉措国际诗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广东净土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文化总监。 《诗歌周刊》提名批评家,2017、2018年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入《2019年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为全国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说家写序、写评论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开青云的红冰》等,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词刊》《散文》《意文》《散文诗》《人民日报》《印尼日报》《中华诗词》《中国诗词年选》《寰球诗声》《诗词世界》《陕西诗词》《江西诗词》《江西文史》《中国文学》《中国诗界》《中国之声》《江西诗歌年选》《中国诗歌年选》《中国百年新诗经》《中国散文诗年选》《中国新锐华语诗歌经典》《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等100多种国内外报刊,任多家媒体的顾问、主编和编委。曾获全国诗词、辞赋、诗歌、散文、散文诗、小说评论征文及其他文体一二三等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unless
发表于: 2020-10-15 20: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8 03: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有位诗人问我:“诗是高雅的作品,现在不管谁怎么都来写诗呢?”弦外之音溢于言表,貌似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这八雅对于平民而言都是奢侈。我无力反驳,说一句:从声音到乐器的制作是劳动过程的发明。自己都觉得此话不足以说服他,当我读《远古的音符》时不由得拍案叫绝,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著名作家彭老师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此话
出自——战国时期荀子的《荀子·乐论》。还有什么比引用这句话更合适不过的呢?音乐推行后民众就向往道义了。所以音乐是治理人民的重大工具。彭老师道:“一歌一吹,盖一时之诗”柳叶能吹出声音,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红叶题诗的典故可以说家喻户晓。再说唐代贫困潦倒的杜甫不是也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吗?最后我要说:“不要怕写诗的人多,写得人多了,虽然高质量的作品不多,但起码能读懂佳作的人也就多了。”彭老师用他各种纬度的知识点,好像雾一样的诗雨撒向人间,那种听雨抚琴吟诗的淡雅,妙机其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8 16: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易培贤评论家,慧眼识道欲,微者之妙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名家新作

名家新作

主题:219 | 回复:390

每日好诗
|
每日诗讯
精彩直播
“2024桃花之约”获奖名单揭晓

“2024桃花之约”获奖名单揭晓5名杰出奖和15名优胜奖名花有主 (中诗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3851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