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高有鹏
发表于: 2020-1-8 0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高有鹏 于 2020-1-8 00:26 编辑

编者按:

这是易南轩老师应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団诺贝尔摇篮小学之邀,为其所出诗集《九畹集》所写的一篇序言,从而也可一睹一位数学老教师的文采!   
mmexport1578413506596.jpg
《九畹集》序言

      我与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団诺贝尔摇篮小学的隋晓娜老师虽相识不到一年,但她的勤奋、敬业、知识的储备和待人有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跟我说他们小学要出一本叫《九畹集》的诗集,是老师与学生作品的合集,要请我写篇序言。本来,我只是一名数学教师,俗有“隔行如隔山”之说,这不是要“勉为其难”吗?但在盛情之下,实难以推却,只得应允了。如今是“文理分科”,幸而我求学于“文理不分家”的50年代,“喜数又喜文”。踏上教师之路后,也想做些“文理沟通”的工作,就此再练练笔也好。
    “九畹”,出自屈原《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后世即以“九畹”为兰花的典实。屈原赞兰花“幽而有芳”,故后人把兰花视为“花中君子”和“国香”,把兰花作为爱国热忱、高尚气节和纯真友谊的象征。也把屈原“播种秋兰、栽植香蕙”比喻为培养人才。我想,出《九畹集》的宗旨也是如此!

当看到《九畹集》的电子书稿时,我一阵感慨,这既是一部隋晓娜等老师的诗情雅兴及她们所教孩子心灵轨迹的合集,也是隋晓娜等老师双重收获的成果!从作品中,我既看到了文雅而又有“诗情”的老师!又感叹于时下能在业余时间有“诗情”的雅兴,写点诗文的老师不多了!

有志成为懂“诗情”的隋晓娜老师,其诗歌创作虽在尝试的阶段,然而在诗歌的艺术殿堂里有她自如的挥洒,而且还初显出她的美学追求。

写诗要有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寓意于境中”。要怎样写出将“意”寓于“境”中的诗歌来,这就要看诗人的功底了。

诗人在意境的处理上,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先有情境,再转承见意。如隋晓娜老师《悼念杨敏如先生》的两首诗:
mmexport1578413515094.jpg
前三句都是写情境,而分别为“生死两茫茫”、“从此一天涯”的最后一句是写“意”,是真正的悼念。

二是喻写情境,意在喻中。如隋晓娜老师的

   《长沙春望》

映雪在长沙,

三春不见家。

出门东向望,

冷暖寄飞花。

全诗都是写景造境,而意绪就在“冷暖寄飞花”一句的喻义中。长沙的春天,正是冷暖交替的时节,看着飞花,就可感知春天的冷暖时节了。

三是全诗造境,意藏境中。如隋晓娜老师的

    《春夜》

悠然一碗茶,

偶坐独听蛙。

蓦地倾盆雨,

飘零满地花。

全诗四句都是写景造境,无一字着“意”,但却营造了一个“跃然纸上”、“画面感”很强的一幅“动态的春夜图景”。

    胡庆永,一名年轻的武术老师,竞能写出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旧体诗词,实为罕见!看看他那首气势宏伟的《满江红·怀谭嗣同》词,便可窥其文采!可知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団广招英才,乃“卧虎藏龙”之地。

              《满江红·怀谭嗣同》

   浩气雄才,习书剑,肝胆长热。

   八万里、九州行迹,披霜冲雪。

   风雨飘萍山破碎,生灵刍狗声悲咽。

   怎忍看、虎豹任横行,金瓯缺。


   兴新法,心决绝。看试手,补天裂。

   凭风雷激荡,气清天澈。

   无力回天甘洒血,男儿到死心如铁。

   群雄起、奔赴若波涛,旌旗烈。

看完隋晓娜等老师的诗作,对隋晓娜等老师真有“刮目相看”之意!其诗虽样式不多(主要为五言或七言绝句),但其诗句的精炼、诗意的悠远,恐非多数同龄人所难及。此非一日之功,而是勤奋、敬业和持之以恒努力的结果!

翻开这本诗集,沿着孩子们的心灵轨迹,看他们眼中的世界和生活,使我感到震惊。那一首首充满灵动的诗篇,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一群从7岁到12岁孩子之手!使我的心灵也回到了童年时代,开始了一次独特的回顾之旅!

从观察的角度来说,孩子们能够及时捕捉到生活中的“浪花”,缘事而发,并且运用细腻的手法加以表达,充满着童真童趣。诗不是苦思冥想出来的,它是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捕捉。“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童心即诗心。用诗心去观察,去聆听,去感受。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一个会用眼睛观察的孩子,一个会用心体验的孩子,一定会和诗结下不解之缘!静静阅读着孩子们的作品,感受其思想和童趣。下面看看孩子们的诗作吧:

从收集的孩子们的诗来看,多为写景、写时节的“旧体诗”形式之作。其格律的严谨,浓缩思维含蓄的表述,如果不看作者的年龄,会认为这是成年人之作!

如7岁的赵翎全与8岁的胡晨钰,同样写的是《雪》。赵翎全用“伸手惜琼瑶”,凭的是“感”;而胡晨钰用“与梅并作春”,凭的是“情”。

    又8岁的邱子瑄,写的是《初春》,全诗描写皆为初春景象,而最后一句“新芽破土中”,使我们更能感知到了“初春”气息;而在9岁王优的《越调·天净沙·春》中,在“恋春还望春留”句里,却愿“春长久”。

还有8岁的方嘉仪与8岁的冯小雨,都是咏《梅》,从两人的“但留一段香”和“毅魄傲霜来”的句里,都有“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味。

又看11岁的刘梓萌和8岁的邱子瑄,同为写《秋》,刘梓萌是一般秋天景色的描写,而邱子瑄却使人有深秋的感觉。

再看8岁的徐子谦和10岁的罗玉晞,在他们写的《冬》中,都把冬天雪花飞舞,喻为落花飘扬。

在小学的路上,孩子们这一首首灵动的小诗,给自己留下了一串串小小的脚印,一段段有趣的故事和一个个美丽的梦想!

开始我感到好奇,为什么诺贝尔摇篮小学的师生写的都是“旧体诗”?从写作的要求来看,不用说小学,就是初中,写诗歌也不做重点要求,更何况是“旧体诗”。那他们为什么要坚持这样做呢?后得知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从2000年创办伊始,就大力倡导家长、老师、孩子诵读经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幼稚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老子》、唐宋诗词……。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认为:中国人读中国老祖宗的书,天经地义!中国人孝敬自己的精神母亲——中华文化,天经地义!感叹如今,在民办教育集团中有此“**远瞩”的领路人,实属罕见,是为庆幸!

2017年2月12日,诺贝尔摇篮小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小学旧体诗诗社——“生猛”诗社。这样一来,老师们写“旧体诗”就习以为常了,而学生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也就适应写“旧体诗”了。正因为如此,无论是隋晓娜等老师的作品,还是学生们的作品,都留有“旧体诗”的痕迹就不足为奇了!

写“旧体诗”有“语言精炼、意境悠远、格律严谨”等严格要求,比写长短句的白话现代诗要难许多,不下狠功夫,不长期追求,是难见成效的。正因为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坚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所以才作此“舍易取难”的要求,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孩子们,你们也开始学习用诗意的眼睛看生活了,祝贺你们。也祝贺孩子们遇到了像隋哓娜等一群的好语文老师,有他们的引导和鼓励,才有孩子们对写作这般的热情和信心。正如《学记》中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自然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事实,看成果,可知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是一家办学有特色的教育机构,是一个培育人才的教育摇篮,是一所让家长将孩子放心托付的学校。

序言写完,却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难忘印象:

一个坚持不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集团!

一群在高空自由展翅飞翔的年轻人!

一群让人“刮目相看”的少年后生!

美哉!喜哉!幸哉!

大好风光,无限前程!  
mmexport1578413527583.jpg
mmexport1578413532604.jpg
名师简介:
mmexport1578413538894.jpg
转载《平说数学》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

新疆

主题:1310 | 回复:2171

精彩直播
高平先生追思会暨《两行诗》首发式在济阳举

高平先生追思会暨《两行诗》首发式在济阳举行 (中诗在线山东频道 王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3840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