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小溪跌宕
发表于: 2019-4-18 17: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次看到这首诗,就被题目所吸引。读这首诗就会不由得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但此诗却另辟蹊径,仅仅题目就很抓眼球。
诗人把春天比作耳朵,用了比喻中暗喻的修辞方法,而且是“竖起”的耳朵,不仅赋予耳朵以动态,而且显得生动有趣而可爱,形象而贴切。平时我们说“竖起耳朵”时,都会想起各种动物的立起而忽闪的耳朵,同时会想起它们炯炯有神,正在关注某一动向的眼睛;说到人,也会笑说“你可要竖起耳朵听哦!”,只是带了点戏谑的味道,但不乏生动有趣。可见,诗人的题目一出手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目的,真是高妙啊!
这首诗几乎通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也穿插了比喻等修辞手法,借助丰富多彩的意象,句式杂糅,描写春天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土壤到水里,由局部到整体,写出了有声有色欣欣向荣变化万千的春之声春之貌,从而歌颂了万物复苏有着无限生命力的春天。
春天就是全诗的主角,虽不是游记,但作者采用了游记体裁常用的“移步换景”法,用诗的语言把春天写到了极致。因此诗结构非常紧密,作者并无分节。全诗似乎一气呵成,一路高歌,一蹴而就,最后以“春天是一只竖起的耳朵”作结,戛然而止。实在是高妙。
为便于分析欣赏,我根据作者的思路和“游踪”,把本诗分为四节。
第一节为前五行。写春季初临。
从“虫蛹”窸窣的拱动声里,“听见”蝴蝶飞舞的声音。
作者从虫蛹在土壤中的“拱动”写起——这是春天最早的讯息。“拱动”这一动词用得极好,好比“风吹草动”一个道理。“窸窣”是说虫蛹在拱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象声词妙在谁也不会去考证,但无论谁读到这里皆会觉得真实而生动。“在……里”介词结构做状语,预设了一个前提条件,“听见蝴蝶翩跹的琴声”,主语应该是“我”。作者写蝴蝶时,不言“飞舞”或“舞蹈”而说“翩跹”;不说“翅膀煽动的声音”而说“琴声”。“飞舞”或“舞蹈”与“翩跹”相比,太具象化,不够完美。“翩跹的琴声”,写出了蝴蝶飞舞在群花之上美丽绝伦而灵动欲仙的风姿!这就是诗的语言啊!
蝴蝶句中已暗含“花香”,而“旋律”又与上句的“琴声”暗合。带着花香的音乐由耳入心!此乐非彼乐也,它指的是“蝴蝶翩跹的琴声”!春天最早的信息是什么?在作者的笔下,是昆虫,是蝴蝶,是花香……尤其是从土壤里的虫蛹蠕动柔软的身体写起,不能不说作者观察之细微,心思之独到,体会之深切!
第二节,从“湖边……”到“……开始了蠕动”。写初春渐进。
接下来作者的视角由上文的花海转入湖边,欣赏“刚刚长出的柳芽的音符”,音符像柳芽,柳芽给人以音符的印象——颇具想象力!柳芽怎么会“放开了喉咙”?第一,这句承接上文之意,是“被激动”的;第二,这里的“喉咙”与上句的“音符”相吻合,没有前面的“柳芽的音符”做铺垫,后文的“激动”、和“放开了喉咙”就没有着落,就会突兀;第三,柳芽“放开了喉咙”,顾名思义就是指它一旦露出了小脑袋,便会一发而不可收,像来了灵感似的,不断地生长,无法遏制!此乃生命力!另外,作者是否更想到了春暖花开之际,小孩儿喜欢用柳枝做柳笛吹响春天?我想他一定会的!有唱的,自然就有伴的——本来“静游的红鲤”也开始为湖边的柳芽“伴舞”啦!伴得如何呢?——“张开的叶纹如名模款款徐行”,此句其实包含两个比喻,一为“叶纹
”——把鱼鳍比作叶纹,二为“名模”——用的是明喻,把叶纹比作“名模”,此句的定语有两个,一是“张开的”,二是隐藏的“红鲤的”(在上句可找到佐证)。问题来了,主语究竟是谁?是“叶纹”即鱼鳍,还是“红鲤”?从文本表面(外在形式)上看似乎是“叶纹”,但仔细研读便不难看出,红鲤才是主语!红鲤鱼张开的鱼鳍(叶纹)就好比名模轻轻摆动的手臂。它的语意是“红鲤展开如叶纹般的鱼鳍如名模状自信优雅地款款而来”。作者进一步描述红鲤,“她们旋舞着周身对称的彩裙/恰似华丽的花腔直抵苍穹”。红鲤句共有四行诗句,写美丽缤纷的红鲤在春光春水中自由慢行,如名模般旋舞着彩裙变换着各种姿势,张开圆润而华丽的嘴唇,熟练酣畅地穿行于暖流中。需注意的是,“恰似……”的主语是“她们”即“红鲤”,而非“彩裙”。
春光不仅感染了红鲤,也触动了“那片蔷薇”。诗人用“连……也”的句式,说明春意春味的感召力是多么大。
在无限春光中犹如黎明的翡翠薄绿而崭新。初春的脚步是如此美妙,轻慢,洁净;初春的面目犹如黎明,朦胧,美好。
虫蛹窸窣,蝴蝶飞舞,花香缭绕,柳芽生发、红鲤慢游、蔷薇含苞、翡翠纯净……,这一切,犹如初升的合唱——声色味形俱全,有花有香有温度,有动有静有态度!就连蚂蚁蜗牛和蜻蜓的生命也开始了蠕动!这里的“蠕动”和前面的“拱动”是有区别的:蠕动,像蚯蚓那样运动,指爬行的昆虫。这里指它们的幼虫细微的动态;拱动,指耸动,即向上顶着动。写出了刚刚萌动的春意。
第三节,从“仿佛一切……”到结束,写万物复苏春暖大地,春天是一只竖起的耳朵。
“一切”,大地万物。显然是对上述内容的一个总结,“揉着惺忪的睡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回大地”时的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鸡冠被昂首嘶叫喊得鲜红”——谁在“昂首嘶叫”?显然是指公鸡,公鸡在春天来临之际也按捺不住歌唱的喉咙,昂首鸣叫,迫不及待地告诉人们春的消息,连鸡冠也被振(挣)得鲜红!鸡冠被喊红——显然有诗人的想象在其中。此句特别之处在于运用了“被”字,把“鸡冠”调在句首,突出了鸡冠因公鸡放开喉咙打鸣而变得鲜红欲滴。
雄鸡一唱天下白,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就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有着无限的生机和力量,而生命力就是它的灵魂所在。
“万物在初升的旋律中悄悄苏醒”,前“揉眼”后“苏醒”,这是有过程的。“初升”与“苏醒”吻合;“旋律”呼应开首第一节。同时本句亦可视为承上启下句,起过渡作用。
“万物苏醒”承上;正因万物复苏,所以诗人联想到北方绿了江南红了(启下),地域不同气候则不同。此处的“红”和“绿”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用法相同。一红一绿,写活了北方和江南,凸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此点无需赘述。
“大地上又一轮美即将诞生”这句在全诗有着重要作用,既说明了初春之美,又点明了春的延续性,令读者联想到春天由淡到浓到铺天盖地的美伦美奂……
结句“春天是一只竖起的耳朵”既是对全诗的一个收束,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使全诗的主角“春天”有了一个完美的着落点和无穷的回味,给人一种幸福感——天地人的和谐美。
王久辛是军旅诗人,从此诗中可看出他的铁胆柔情中柔情的一面。春,是作家诗人们常写的主题,但此诗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诗人对春有着通透的理解和颇有力度的开掘,有较高的感染力,使读者在细微的事物中发现诗意。
                                     20181121晚于乌鲁木齐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

新疆

主题:1310 | 回复:2171

精彩直播
百灵鸟

百灵鸟 文/嵇江良 百灵鸟 肯定是胆识过人 尽管身体细小 但敢栖息于荒漠草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3889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