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小溪跌宕
发表于: 2019-4-18 18: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想请我分析一作品《雪,或雪豹》,因为不久她要上台朗诵这首诗。我就试着口头分析了一下。之后便整理成文。
这是首写景抒情的短诗,共三节,通过一场大雪写新疆北部与众不同的冬天,抒发作者热爱新疆的真挚情感。
一开头,作者在交代了时间之后,就凸现出一个大大的“雪”字,然后,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均一发不可收了,一句接一句直至结束!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先看第一节:
2018,二九之末
雪,突然袭击了我的城市
白茫茫的,铺天盖地的雪
围困了乌鲁木齐
像雪豹围困着山谷
一只多大的雪豹啊
卧在了准噶尔盆地
斑斑点点的,俊美威严
第一节写大雪的来临及雪后景象。
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开头两句。先写大雪来临的时间,“2018,二九之末“,这场大雪呢,就是在二九快要结束的时候从天而降。“突然”和“袭击”写出了这场大雪的不期而遇——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及它的来势凶猛。第二层是接下来的三行。进一步描绘这场雪。“白茫茫”、“铺天盖地”和“围困”等词语则从大雪的色彩,范围,状态,分量等方面写出了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关键就是这个“雪豹”的比喻句,喻体是雪豹,本体是雪。大雪围困乌鲁木齐就像雪豹围困着山谷。由于雪豹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原产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其皮毛为灰白色,有黑色点斑和黑环,尾巴长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称。因此,无论从“雪豹”的名字,分布,及皮毛的色彩和外形,抑或是习性上看,此比喻都是十分恰当的。第三层是其余三行。作者紧紧抓住上面这个比喻句,用“多大”和“卧”进一步形象地描摹出雪后的具象:巨大而稳当。然后自然引出如此多娇的雪景留给人们以“俊美威严”的深刻印象。“准噶尔盆地”就是这头勇猛的雪豹的躯体,而“斑斑点点”恰恰就是这个躯体上的皮毛(积雪)特点,也就是大雪覆盖盆地后显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地形风貌!
这一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使用的三个动词:袭击、围困、卧,分别出神入化地写出了大雪的速度,强度,力度。突出了大雪的势不可挡以及不可撼动的气势!
第二节写这头“雪豹”的走向:
雪豹
一只下山的雪豹
沿着天山南麓扑向我们
斑斑点点
作者先说明这是一头“下山”的“雪豹”——由上而下,继而用“沿着天山南麓”点明“雪豹”的来向。“扑向”与上句的“下山”吻合,同时又与上文的“袭击”呼应,动感十足。
最后一句的“斑斑点点”不可忽视:看似重复,然而与前面的“斑斑点点”有所不同。如何不同呢?前者意为“俊美”,是一种静态美,而后者却带有一种动态美。何也?前者紧跟“卧”字,带一个“的”字,具有静态的描述性;而后者紧追一个“扑”字,不带“的”字。玄机就在此处!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作者的匠心独运啊!
最后是结句, 只两句:
二九之末
一只巨大的雪豹扑向西部
第一句再次强调时间,第二句收束全诗,用“西部”点明地理位置(新疆),使读者再次明确作者意向。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叙事及抒情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大雪—暴雪—“雪豹”—俊美威严
诗中还用“乌鲁木齐”、“准噶尔盆地”、“天山南麓”、“西部”等特定词语,表明了景物的地理位置,同时又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这是作者写的《轮回的四季》组诗中的最后一首。抒写春夏秋冬的四首诗当中,这首是最不易读好的,虽然看似简而短。因为春夏秋那三首诗呢,画面感很强,而且意境特别柔美,内容丰富,富有变化。有的还有一些时空跳跃。但是这一首写冬天的诗呢,其实就是突显一个字——雪,就是用这个大雪来突出新疆冬天的特点。
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我觉得主要抓住这么几点:第一节中,一是大雪的突然降临,铺天盖地的就来了,没有任何商量。其次就是瞬间围困山谷,接着通过那个比喻句突出它的俊美和勇猛。由降临到围困再到眼前的俊美威严。第二节共四行,注意作者再次强调了上面所述之特点,就是比喻句里点出的两点:一是俊美,二是威严。这个雪豹是下山的雪豹,从上往下,朗读时注意这个走势,要读出那个气势。然后呢,它的方向是沿着天山南麓扑向我们,是从南向北。所以主要突出的是新疆北部这一块儿。注意这里用的是个“扑”字儿,这个“扑”字写出了大雪的勇猛和一往无前,要读出一种坚定不移的意味。然后,“斑斑点点”再次突出前面所说的那个俊美,但一静一动,动静结合,要读出其中的妙处,以及区别和不同。
最后一节呢,再次突出了大雪来临的时间以及它的特点,朗读时注意两个词语,一个是“巨大”,一个是“扑向”。结尾处这个“西部”呢,也是一个方向和地点,特指新疆。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作者之所以把这场雪比作雪豹,是因为新疆北部的这个雪呢,它的来势凶猛,它的铺天盖地,以及雪后新疆的这个特有的地形特色等,皆与雪豹的生活习性以及雪豹的这个特有的外形呀,还有它的这个皮毛的斑点呀,斑纹呀,有某些相类似的地方。加之雪豹常出没于亚洲中部山区,中国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所以呢,这个比喻句用得还是挺不错的,形象而逼真。所以在读的时候呢,就要注意这一点,把这个比喻句读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从形式上看分了三节,但是第一节里面还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如上所述。只要你仔细研读一下,就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朗读,这是一点。另外呢,就是第一节中那个“多大”,在这里是“多么大”,即“巨大”的意思。而平常我们说的“他才多大呀!”,“多大点事儿呀 ,不值得计较!”这个“多大”,其实指的是“很小”。所以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一定要让听的人感觉到这一点。当然,听者只要注意一下这个词语的上下语境,一般来说就不会有误解,但仍要注意读出“这只雪豹是巨大的雪豹” 的意味。

                                                        20181017初稿
                                                        20181018修改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新疆

新疆

主题:1310 | 回复:2171

精彩直播
百灵鸟

百灵鸟 文/嵇江良 百灵鸟 肯定是胆识过人 尽管身体细小 但敢栖息于荒漠草 ……

点击参与往期回顾
诗人榜
丰车

诗歌主题:6482

罗志海

诗歌主题:4487

石梅

发帖数:14029

月光雪

发帖数:7211

丰车

发帖数:6482

缘圆阁主

发帖数:5264

罗志海

发帖数:4487

妙庆居士

发帖数:3889

南岛(青衣童生

发帖数:3636

田间识字翁

发帖数:3149

劳士诚

发帖数:2949

洗涤心灵的雨

发帖数:2681

关注中诗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中诗在线

© 中诗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11600号-1 技术支持:壹网

联系邮箱|手机版|小黑屋